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免费看_免费无码一级成年片_亚洲欧美在线视频播放_国语对白久久香肠

全國
電話:0535-6730782
  • 微信公眾平臺
  • 個人求職客服
  • 企業(yè)招聘客服
  •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職場熱點 >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說話

    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說話

    來源:三茅人力資源網 時間:2014-12-19
    核心提示:  有個詞我們大家都熟悉,叫做換位思考,講的是你能夠真切感受到別人的感受、明白別人的立場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。這種站
       有個詞我們大家都熟悉,叫做“換位思考”,講的是你能夠真切感受到別人的感受、明白別人的立場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。這種站在別人立場上說話的能力,在溝通中也非常重要。
      跟別人的眼睛,看一個方向
      某天清早,我準備去出版社和編輯聊聊新書的事。下了公交車,不知道該怎么走,只好打電話向編輯求助:“怎么才能到你們那里呢?”
      編輯輕松地說:“你下公交車,向東走,第一個路口右轉,500米,在馬路西邊就是了。”
      我一邊迅速盤算著“上北下南”,一邊在電話這邊小聲支吾,暈頭轉向。
      編輯感覺到了,馬上換了個新說法。
      “下了公交車,你迎著太陽,順著馬路邊,一直往前走。走到第一個有紅綠燈的地方,順著馬路邊往右轉,看見麥當勞,再往前走一點。看到出版社的大牌子,就到了。
      啊哈,我知道了,胸有成竹地出發(fā)了。
      你也給別人指過道嗎?你是否考慮過對方是開車,還是步行?你知道她的方位感是靠什么來確定的嗎?
      如果你站在大廈20層的窗口指揮,想讓馬路對面、立交橋那頭的一個開車的人,進入你這棟大廈的停車場。在你眼里,那么一小段的距離,他該如何“翻山越嶺”地才能到達嗎?
      只有和別人的眼睛,看向一個方向,你才能夠和他分享同樣的風景。
      跟別人的屁股,坐一個位置
      一次,出差到了酒店,我發(fā)現網絡有問題。因為手頭有很多文件要處理,所以很著急地撥打服務電話,找人來維修。
      一會兒,工程部來了一個年輕的小師傅,調試了一下以后,說:“我們的網絡沒有問題,是你電腦的問題。”
      我很不服氣,說:“我在其他地方上網都沒問題啊,那你說,我電腦哪有問題?”
      小師傅猶豫了下,說:“我們只提供網絡服務。你電腦的問題我們管不了。”
      小師傅的這段話讓我很不舒服。很多客戶的投訴,其實都是因為這樣的溝通而產生的。做服務的人太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,習慣把責任先撇清楚,不能體諒客戶的感受。
      我忍住情緒,跟他說:“小伙子,那你能幫我看看,電腦哪里出問題了嗎?我著急用。”小師傅看我不是像找茬的,也放松下來,說了實話:“我也不太會弄,怕給你弄壞了。”
      其實,他本該早早地站在客戶立場上說這樣一番話:“女士,我檢查了我們的網絡,沒發(fā)現問題。您看,是不是您電腦的設置不對?我對電腦維修不是很懂,怕給您弄壞了,耽誤您的工作。要不,我再找個懂電腦的師傅給您看看?”
      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和處境,設身處地地把屁股坐到對方的位置上去,這樣的溝通,需要我們修煉同理心;這樣的表達,更容易讓人接受。
      只有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位置和立場上去說,才能讓對方真正地收到。
      說對別人有用的話
      說話之前,有三個篩子:真實、善意和價值。真實和善意比較容易理解,而“價值”卻總是被很多人忽略。那么,怎樣才能說出有價值的話呢?
      說出有價值的話,要經過三關。在脫口而出之前,你需要仔細考量。
      第一關:你說的,一定對嗎
      記得大學剛畢業(yè)的時候,我放棄了會計專業(yè),不打算去銀行工作。父母很擔心,他們認為銀行是個鐵飯碗,說:“女孩子,還是要找一個穩(wěn)定的工作。”
      后來,我輾轉奮斗了10年,進入百度公司,成了一名職業(yè)經理人。在父母終于覺得算是穩(wěn)定的時候,我又毅然辭職,進入心理學領域,成為一名自由培訓師。父母從沒有聽說過這么一個行當,充滿了不安,對我說:“你要謹慎,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不是那么簡單的。心理學是什么?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啊。”
      2013年春節(jié),我在自由培訓師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,又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,去北京大學學習心理創(chuàng)傷治療和危機干預。這個時候,父親說了一番對于我特別有價值的話:“你說的這個專業(yè),我們也不是很懂啊。不過我們相信你的決定。既然你選擇了,就要好好地、認真地去做,要對得起你自己的選擇。”這番話,有分量,有溫情,也有價值,給了我無窮的力量。
      我們都是在用自己有限的經驗衡量別人的人生。我們所了解的別人,也都只是別人的一個片段。即使是父母,都在感嘆長江后浪推前浪,自己過的橋還真不一定趕得上今日孩子走的路。那么,作為管理者的你,作為專家的你,作為朋友的你,真的確認,你認為“對”的,對于別人來說,一定是“對”的嗎?你的句句“肺腑”之言、苦口婆心,你的那一句“我這都是為了你好”,是真正為了別人好,還是為了自己的期待?
      第二關:你說的,他真正關注嗎
      你遇到過口若懸河、夸夸其談,卻絲毫無法打動客戶,甚至把客戶“嚇跑了”的銷售人員嗎?
      “王婆賣瓜,自賣自夸”式的溝通,總是難以擊中人心。因為,你說的真的未必是他所需要和在意的。
      聰明的銷售人員,即使同一個產品,也會找到不一樣的賣點。同樣是一盒補品,對頭一次拜見丈母娘的新姑爺,他會說“這個給老人拜年最合適了,體現孝心,還顯檔次”;對于給父母拜年的孩子,他會說,“這個品質有保證,補鈣效果特別好,特別適合老年人”;如果來了位老奶奶,準備買了自己吃,他還會跑前跑后地跟著比對,“您看,這個最實惠,還是大品牌,有保證。我再送您點贈品”。說中對方真正關注的,才是有價值的話。
      想判斷你說的話是否是別人關注的,一點也不難。當對方關注你說的話時,他往往會有這樣的表現:
      ·密切關注的眼神,瞪大眼睛;
      ·向你微微前傾的身體;
      ·放下手中的活,認真地聽;
      ·表情會根據你講述的情境發(fā)生變化;
      ·開始沉默,思考。
      如果你的溝通對象頻繁提問,接過話題滔滔不絕,反而未必是關注的表現,那也許是表明,他更關注自己。
      第三關:他信任你嗎
      咨詢師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,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藥物和治療技術,而是建立良好的醫(yī)患關系。也就是說,病人對醫(yī)生的信任,對于治療的成功起著決定性作用。只有獲得了病人的信任,醫(yī)生說的話,才能起作用。
      如果不信任,即使說了再多有道理、有意義的話,對方心里也會打上一個問號。就算表面上言聽計從,背后恐怕仍是“我行我素”。只有真正信任你,你說的話,對方才會覺得有用、有價值。
      對于信任的感受和判斷,每個人都不一樣。這個還需問問你自己的心。
      過了上面的三關,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,那么,恭喜你,你可以開口說一些有價值的話了。不過遺憾的是,基本上這三個問題過后,很多話,已不必說了。
     
    分享: 分享到新浪微博
    分享到QQ空間
    客服服務熱線
    0535-6730782
    微信公眾號
    手機瀏覽

    ©2008-2022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7462號-3

  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79號

    用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