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求職的過程,我們知道得很多。職位空缺成千上萬,而我們如何能找到它們呢?總結起來,共有18種方式。它們是:
1. 自我評估。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對自己最擅長與喜歡的可轉換技能和興趣進行徹底的評估,這樣你便能明確地知道自己所喜歡的工作,向家人、朋友及雇主等傳遞這一訊息。然后,利用自己的評估結果去求職。
2. 互聯(lián)網。將自己的簡歷放在互聯(lián)網上,瀏覽招聘公司或招聘中介公司的網頁來求職。
3. 關系網。通過朋友、家人或者社區(qū)人員的幫助求職。
4. 學校。向以前自己所在學校(包括中學、商業(yè)學校、網絡學校、社區(qū)大學、學院或者大學)的教授、老師或者校友會尋求求職方面的幫助。
5. 聯(lián)邦政府。向州政府或聯(lián)邦政府失業(yè)服務部門尋求幫助。
6. 所在州。向所在州的職業(yè)介紹中心尋求幫助。
7. 公務員。參加公務員考試,以獲得政府公職。
8. 報紙。假如你所在的城市或者小鎮(zhèn)有自己的報紙,經常翻看上面的“招聘廣告”.事實證明,星期日發(fā)行的報紙是最有用的。
9. 雜志。留意專業(yè)雜志,看上面是否有吸引你的招聘廣告。
10. 臨時工作中介所。臨時工作中介所能提供短期合同制工作,可在短期內發(fā)揮你的能力與特長。你可以嘗試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地做臨時性工作,直到某個公司對你說:“您能留下來做正式員工嗎?”不管怎樣,通過這種方式你至少可以增加你履歷表上的經歷。
11. 勞務市場。常去你所在城市的知名勞務市場轉一轉,那里會有用人單位現(xiàn)場招聘員工,在那里你也許會找到一份短期工作。如果你做得好,就可能轉為正式的長期員工。一開始,你可能會干一些力氣活兒,只要能填飽肚子,苦一點累一點也不要挑剔。
12. 職場俱樂部。參加或者成立一個“職場俱樂部”,在那里你會得到一些職場信息。同時,要注意聯(lián)系當?shù)氐纳虝、教堂、清真寺或者猶太人會堂。
13. 簡歷。將你的簡歷發(fā)給本地的每一家用人單位。
14. 選擇你感興趣的單位。只要你對某家公司、工廠、組織或者機構感興趣,你便可以與它們的負責人敞開心扉交談,不管那里是否有職位空缺。
15. 電話簿。通過黃頁鎖定5~10家你感興趣的位于你所在城市的單位,打電話或者登門拜訪這些單位。
16. 義工。如果你的生活暫時還能維持下去,你可以選擇在一家你感興趣的單位做短期義工,不管這家單位是否有職位空缺。也許,這家單位最終會錄用你。
17. 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。注意觀察自己所在社區(qū)中何種行業(yè)是空缺的,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填補這些空白。
18. 接受再培訓。返回學校重新接受你所從事過的工作之外的培訓。
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幾年以前,一名求職者找工作一般要花費15~18周的時間,其中有1/3~1/2的求職者在第二個月便放棄了找工作。他們?yōu)槭裁丛谝婚_始便選擇了放棄呢?
事實表明,這與求職者采用了多少種求職方法有關。在一份對僅采取一種方法求職的100名求職者的調查中,有51名在第二個月便放棄了求職,這已經超過了半數(shù)。而在對采取多種不同方法求職的100名求職者的調查中,僅有31名在第二個月放棄了求職,還不到總數(shù)的1/3.
因此,似乎可以得出結論:運用的求職方法越多,便越容易取得成功。然而,事實也不盡然!



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79號